总第 498 期
头条:又见满坡梨花开【荐读】|王焕峡
二条:孩子的眼睛|李丹
三条:皮囊|袁一明
四条:站在春天的幕布之后(外一首)|刘璐
本期导读
又见满坡梨花开
王焕峡/文
人间四月,天暖风柔,美景无处不在。和爱人早起晨练,甚是惬意。当我们行至甘棠公园人工湖西堤时,又见满坡梨花开。清新淡雅,婉约轻盈,犹如超凡脱俗的女子,亭亭玉立。此刻我不想随从晨练的的路人匆匆而去,便示意爱人从梨花中间的甬道向上走。
一颗颗梨树张杨着虬枝,一簇簇洁白耀眼的梨花挤满枝头。这片梨树不高,却茁壮挺拔。梨树下似乎很干净,红土新翻过又刚浇过水。浓浓的泥土气息,有种久远的故乡的味道。站在甬道上,就这样被大片的梨花包围着,仿佛进入了粉雕玉琢的世界。树枝上团团簇簇、素雅清芬的梨花,在朗朗晨光的沐浴下,令人心旷神怡。随手揽下一花枝,看着那些薄如蝶翅的花瓣,嗅着花瓣间幽幽的一缕芳香,真真是醉了眉眼、痴了心田。久久地,久久地不忍释手。
再仔细一看,那青白的花瓣中间是鹅黄的芯蕊,蕊尖上是点点玫色。心想,要怎样一位丹青妙手才能调和搭配出如此和谐美妙的色彩?从树枝罅隙中看去,那片片的花儿,就像无数白色的蝴蝶被施了魔法,落于枝杈上。这些洁白的精灵,绽放的,舒展着五叶花瓣,盈盈颤颤。层叠的小嫩叶鲜绿茂盛,似忠实的卫兵,簇拥护卫着可爱的花儿们。
行至凉亭可看尽满坡梨花,在坡顶看花和在坡中看花截然不同。浩浩荡荡自上而下,从中间向两边,素锦般奢靡地铺排着,似云似雾,似烟似雪,在瓦蓝瓦蓝的晴空映衬下,显得清雅而高洁。突然想到梅花的美名——“香雪海”,如今这若雪似海,波涛般起伏荡漾的梨花阵,不也恰如那“香雪海”吗?
四下观望,美哉!这片素雅的莹白,足足有三四亩。这时公园东边传来好听的音乐,好像是西游记中的插曲,恍然觉得那些妙人就在梨花下嬉戏追逐。如果这时是一个落花时节,那一定也是极美的景象。折过身看,凉亭西边的小坡也有一片梨花,似乎与亭东满坡的梨花遥相呼应。环视小亭,周遭被梨花簇拥着,心想,这个小亭题名“梨花亭”最好。
小亭周围很安静,我和爱人踩着鹅卵石西下,再次徜徉在白色的海洋。也许是同有梨花的原因,也许是刚重读了《纳兰词》的原因,自然想到了很久前看的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恨晚》。我问他:“剧中,纳兰容若和表妹琳琅为何要一直选择在梨花树约会?”他说:“琳琅是一个梨花般清丽脱俗的女子,梨花是纯洁无暇、素净淡雅的,选择梨花树下以衬托他俩感情是纯洁真挚的。另外,人们常用梨花带雨来形容一个女子的忧伤哭泣,预示着他们的爱情伤痕累累,爱到头来一场空。”
我莞尔一笑。纳兰的确喜欢梨花样的女子,他还送白玉梨花玉佩给表妹琳琅。在纳兰词中也不乏有关梨花的诗句如:“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春情直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等等,尽是伤情。这样一位多情才子,一生为情所困,英年抑郁而终,令人惋惜。
走出满坡梨花,突然想起前天在一篇小文中看到的苏东坡的诗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一树如雪的梨花,的确美,美得让人惆怅;梨花落时也如雪,纷纷染地白,仿佛落在人的心头,染在看不见的春光中。面对满目充满生机的翠叶素花芯蕊怎么读,虽能够理解诗人诗中咏叹的“惆怅”,但却难以认同那种情绪的悲凉。花落梨生,想想每每暑假漫步公园,闻着那甜香的梨味,站一会就觉得十分美好。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清明节前夕,父亲回了趟老家,他说矿石已开采到院子下边,门西的梨树地已被毁,修成了汽车路……再次回望那满坡梨花,心想,你可是故乡门西梨花转世的魂灵?失去了故乡,失去了门西的那片梨园,如今在这城区的家门前,有这满坡的梨花,也算聊以慰藉。看着想着,现实与记忆幻化到一处,欢喜与怀旧的思绪让她们紧紧拥抱……
回来的路上,我们静静地走着,那满坡的梨花,和行走、驻足花间的快乐与安静,一直在脑海中浮现。
作者简介
王焕峡,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人,本科学历,汉语言专业,现从事教育工作,喜欢徜徉在文字中,自得其乐。
本文作者 王焕峡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会员全站资源免费获取,点击查看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