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人记得软盘这东西?
据报道,日本数字事务大臣河野太郎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淘汰软盘等过时的设备和技术。
他透露,日本政府部门现在有1900多项行政程序都会要求企业及个人用软盘、CD、MD等存储设备提交申请表格。但现在已经很难买到软盘了。
不过日本要想实现更便捷的电子化办公也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淘汰这些设备需要修改法律条文,日本官方表示今年底会制定政策,并要求各部门开始采取行动。
这种软盘文化也非常令人诧异,毕竟日本多年来在电子、数码等高科技产品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甚至还有不少知名的存储厂商,但却一直使用软盘作为存储工具。
公开资料显示,世界上第一张软盘是IBM公司在1967年推出,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是个人计算机(PC)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
之后由于U盘的普及,明显更方便小巧,且容量更大,所以软盘的应用逐渐衰落直至淘汰。
其实,尽管流媒体服务日益崛起,可光盘尤其是4K蓝光在欧美市场依然风生水起。
之前一份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在包括所有实体媒体介质如DVD、标准蓝光、4K蓝光等在内的光盘销量数据中,4K蓝光碟狂卖出超2亿张,占比达到11.6%。
最近,SG发文回忆起当年名为的光盘技术,它出生于租赁看碟还很火爆的21世纪初。
原来, 当时一些DVD店铺发现,总是会出现客户不归还碟片甚至弄丢、遗忘的情况。于是,有厂商看中这里面的商机,搞出名为的自毁式碟片。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只能播放48小时的特殊DVD,一旦碟片开始与氧气接触,就会导致粘合树脂发生化学反应,碟片随后开始慢慢粉红色变色,等到彻底变黑的结果就是无法再读取,你也就可以扔掉了。
这个想法看起来就不那么完美的样子,可没想到推出后有包括迪士尼在内的2000多家正版公司使用,到了2004年,多数就弃用了,因为这造成了大量碟片浪费。
2008年,卷土重来,并说服商店上架,可几个月后,就因为没人买和差评多,下架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硬盘的技术还在创新,对于用户来说,越拉越便宜的存储价格一定是喜闻乐见的。
据外媒最新报道称,Folio 公司本周宣布了一种新的光盘存储方法,可以使硬盘比以前更大、更便宜。
该公司表示,利用新的材料和制造技术,它可以提供每太字节5美元的存储,并最终达到每太字节1美元。目前最好的硬盘驱动器的价格是其五倍,约为每太字节25美元。
该公司计划在2024年开始提供其新的硬盘,从每张光盘携带1TB的10个单元开始,转化为10TB的硬盘,价格约为50美元,约合人民币345元左右。
新的光盘具有动态多层写/读能力,Folio公司通过获得专利的聚合物挤压、基于薄膜的光盘结构工艺、定制的光学拾取单元、易于扩展的聚合物共挤工艺和”下一代材料”实现了这一点(实现了16层薄膜)。
Folio公司还声称,其光盘比传统硬盘更节能,其实施有望降低数字存储行业的碳足迹。此外软盘,新硬盘对电磁脉冲的抵抗力更强。
对于西数和希捷这样的公司来说,这并不是好消息,如果上述技术能够快速推广,那么将彻底改变目前超过20TB的硬盘的竞争。
会员全站资源免费获取,点击查看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