塾怎么读_读塾是什么意思_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

读书是璟塾学员最常做的事,也是唯独一个每周(节假日除外)大家都会相聚的“小借口”。

今天就来说说璟塾三件事之读书の三问

1.璟塾为何如此重视读书?(WHY?)

2.读哪些书?(WHAT?)

3.怎么读书?(HOW?)

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_塾怎么读_读塾是什么意思

璟塾为何如此重视读书

得智慧

璟塾,是一个给妈妈们“以课会友”的空间。

这里的“友”不同于闺蜜,也不同于家人,她是一种彼此间分享着生活的酸辣与甜蜜、共同进步、彼此支持的友谊。

如果没有一颗可以“善摆脱”的心,那这生活的酸辣很容易让人感到苦闷,而进步更无从谈起。可要“善摆脱”又非得具备一些智慧塾怎么读,于是我们求助于“自有黄金屋”的书籍,从中去领略古今中外大师们的精彩。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也要善摆脱” – 《菜根谭》

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_塾怎么读_读塾是什么意思

孩子在上课外班,我在读书-璟塾学员

致广大

璟塾,最初成立的机缘是亲子课程,无论是侧重亲子关系的“P.E.T.父母效能训练”或是侧重亲子沟通技巧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都来自于现代西方育儿术,它们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在传统育儿观及方法中长大的我们看到了可以做得更好的可能性,但是,也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读书中,我们有了更广阔的的维度,也就容易从寻求问题答案的牛角尖中退出而寻得一个空间。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 《中庸》

塾怎么读_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_读塾是什么意思

璟塾·书架一角

在璟塾,除了课程的学习,我们辅以读书作为进一步充实与完善自己的途径,让自己不断破掉自己的所知障,不掉入单一思维的困窘,不让自己手里仅有一把锤子。

“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 西方谚语

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_读塾是什么意思_塾怎么读

在澳门去香港的船上-璟塾学员

养书香

在璟塾,话题离不了育儿、脱不了教育。而行不言之教是璟塾创办人窦珺认为育儿的最高境界,也是育儿的王道。

从亲子沟通入手,但真正要做的是妈妈们不断地成长与精进。

仅仅沟通技巧的学习,一不小心会落入“巧言令色”,更容易教养出能言善辩的孩子,这绝非我们养育的目标。

“巧言令色,鲜矣仁” – 《论语》

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我们身上学习到的是质朴与文采的相辅相成、配合恰当,也正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_读塾是什么意思_塾怎么读

读哪些书

从致广大而尽精微出发,我们所读的书籍主要包括

心理学类;

生活美学类;

中医类;

古文类。

亲子沟通技巧的基础是心理学,我们选读这些书籍,会让我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心理学再往前身溯源,自是哲学,在璟塾,我们选读东方哲学。西方最前沿的心理学不断从东方智慧中汲取营养,我们又何必舍近求远。

“我想,一个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中国人,对于本国极重要的几部书籍……最少总应该读过一遍。” -梁启超

选读生活美学与中医类,则会帮我们看到作为妈妈的生活里,还有许多的雅致与养生心法,做妈妈,本来就不应当只有说教,而是让孩子能在日后想起妈妈时,油然而生一份尊敬、热爱与温暖。

塾怎么读_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_读塾是什么意思

塾怎么读_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_读塾是什么意思

塾怎么读_读塾是什么意思_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

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_塾怎么读_读塾是什么意思

我们读过的一些书

怎么读书

璟塾提倡纸质书的阅读,希望能在碎片化阅读占比居高的今天,我们依旧能有愿力去读完一本书,并在一本书的阅读中看到作者对其观点较为完整地体现,这会帮助我们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只有在真正理解了意图,读书才会一点点帮我们打开眼界,不然,很容易只是用其他人的语言再次验证我们自己的固执。

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_读塾是什么意思_塾怎么读

关于怎么读书,我们分享几个在璟塾读书的小秘诀:

秘诀一:读目录

读书时,目录部分很容易被我们随意翻过,总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

目录页是作者对整本书的基本架构所做的概括性理解,就很像是你要出发去某个地方,先打开高德地图看下整个路程,然后大致就会明白会经过哪些地方。其实,目录不就是一个作者给到我们的关于整本书的思维导图吗?

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_塾怎么读_读塾是什么意思

秘诀二:不提笔、不读书

百乐的可擦笔,在璟塾,几乎人人必备。蓝色记笔记,而红色的则用来随时划线或者在书旁空白页写下自己的思考。

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_塾怎么读_读塾是什么意思

读书中有个比较高段位的读书方法叫做“主题阅读”,也就是把某个话题的相关书籍同时阅读,这样基本读完后,就会对这个话题有个较为全面的认知。而我们在书旁所写下的思考,也往往都是几本书之间交相辉映在加入我们个人的观点,这时的读书,从一个被动的方式转为了主动地思考。

读塾是什么意思_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_塾怎么读

秘诀三:记笔记

璟塾的三栏式记笔记法,甚是流行了一段时间。

这三栏分别是:章节及页码、摘抄原文、自己的思考。

通过这个方法,我们会把一本厚书读薄。作者在写书时,为了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会在一个关键词、关键句子后,用一个段落来说明,如果没有读书笔记,我们很容易被这些用来说明的段落所干扰而忘记了整本书的框架与结构,通过这样一个笔记,在边读边记中,我们将框架还原。

笔记还有一个好处,是翻阅起来更为容易。

塾怎么读_读塾是什么意思_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

秘诀四:读后感

与记笔记不同,读后感则是从我们自己出发来看待问题,这时会有更多关于我们自己人生、经历的思考,是一个将厉害的人所总结的经验与智慧与我们自己的人生相印证的过程。

一个读后感:

读书,是璟塾三件事之一,关于璟塾的读书,就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其实,读书,是一个永远都可以继续说下去的话题,因为,我们总会希望明天的自己要优于今日的自己,无论是从知识、从眼界、从认知、从智慧,而读书,是诸多方法中璟塾学员们最喜爱的方式。

塾怎么读_读塾是什么意思_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

璟塾的书架

读塾是什么意思_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_塾怎么读

璟塾的教室

还有一些文章,你也会喜欢

夏日里的一杯酸梅汤

重要的话,轻轻地说

读塾是什么意思_塾怎么读_读塾长的书后带给人的感受

文字 / 窦珺

图片 / 璟塾学员

◎本文版权归《璟塾》及《我们的璟塾》所有

会员全站资源免费获取,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