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成长是最美好的愿景。为进一步促进家校共育,帮助家长认识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孩子成长阶段的心理特质与需求,2024年12月14日上午,德庆县香山中学组织开展了2024年家庭公益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专家、副秘书长冯映云老师,为家长们呈现了一场兼具深度,广度与温度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知识盛宴。
讲座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备课组长邓绍宏老师主持,邓老师首先向出席讲座的领导及家长致以热烈的欢迎。她指出,此次讲座紧密贴合了近年来我校学生所呈现出的普遍问题与切实需求,极具针对性。期望借助此次难得的交流契机,家长们能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携手共筑孩子的美好未来。
讲座伊始,冯映云老师便紧扣孩子的心理特点与需求这一内容展开了案例分享与理论剖析。她以一位奶奶对年仅4岁孙子“叛逆”行为的困惑引出话题,并明确指出:这种所谓的“叛逆”,实则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缺乏理解所致。以此为切入点德庆县香山中学,冯老师深入剖析了男孩与女孩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性。
冯老师提出:女生处于自我认同探索期,她们情感细腻,渴望关爱,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爱和呵护;而男生往往具有冒险精神,其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科学、数学等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希望被过多管控。这让家长能更精准地理解孩子,为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提供了关键依据。
随后,冯老师播放了“听听夏令营孩子们的心声”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让家长们深切领悟到亲子沟通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关键意义。冯老师不仅鼓励大家要大胆地表达爱,还悉心传授与孩子沟通的艺术,让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冯老师表示:有效的沟通应该是讲话有温度,让人舒服,能满足对方需求,也应该是让孩子与你有深厚的感情连接。
当家长们在沟通与理解孩子方面已有所收获时,讲座自然而然步入了赋能孩子环节。冯老师以林子祥、张曼玉、王楚钦等典型案例,剖析不同性格心理天赋的特征关联,让家长明白如何因材施教,为不同类型的孩子提供极具参考性价值的引导。
讲座步入尾声之际,精心筹备的疗愈环节缓缓拉开了帷幕。家长沉浸在舒缓的节奏中,思绪纷纷飘回到与孩子相处的温馨时刻,重拾爱的力量。这让家长能以更好的状态构建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讲座结束后,家长们仍表示意犹未尽,纷纷向冯老师提出了自己在日常家庭教育中的困惑。现场气氛热烈而充满关切。有家长反映,学生沉迷手机难以自拔,引发了诸多讨论。孩子过度依赖手机,无论是学习时间还是家庭互动时刻,手机都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还有家长提出家中兄妹常常引发争吵与冲突,家长在调解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不知如何引导他们学会相互理解与包容,建立起和谐的手足情谊。冯老师针对这些问题,耐心地一一给予了专业且实用的建议与指导,为家长们指明方向。
此次活动的开展,有力推动了家庭教育育人机制,更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共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学习平台。独行疾,众行远。在家校教育合力下,我们携手前行!
END
供稿:周泽锋
会员全站资源免费获取,点击查看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