儁怎么读什么意思_儁字怎么读_儁

1.鉴远堂

鉴远堂位于颐和园南湖岛南岸,坐南朝北,南侧面水,可凭窗南望昆明湖水和凤凰墩。鉴远堂始于乾隆十五年(1750),是清漪园早期建筑之一。

儁字怎么读_儁怎么读什么意思_儁

乾隆年间,皇太后居住在东堤以东的畅春园,乾隆向母亲请安后,有时就近到此传膳或处理政事。每年至广润灵雨祠祭祀后,也要来鉴远堂内休息。道光年间,道光皇帝一年数次亲至龙王爷前叩拜祈雨,在祭祀仪式完毕后,就在鉴远堂内摆安膳桌,一边用餐,一边欣赏窗外湖中的景致。咸丰十年(1860),鉴远堂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在原址上重建并沿用原名。“戊戌变法”失败后,鉴远堂成为大阿哥溥儁读书的地方。

儁怎么读什么意思_儁_儁字怎么读

现在的鉴远堂位于月波楼南北轴线的最南端,坐北朝南,建筑南面临水,下层坎墙,上层为窗。鉴远堂南北各显5间,前、后出廊,面积161.3平方米,高3.33米,歇山卷棚顶,圆柱,绘苏式彩画。

2.溥儁的生平

2.1载漪

爱新觉罗·载漪,清朝宗室,道光帝旻宁之孙,惇亲王奕誴之子,后过继瑞敏郡王奕志(嘉庆帝四子瑞亲王绵忻子)为嗣,三十八岁袭封端郡王,义和团事变祸首之一。1899年,慈禧册立载漪的十五岁儿子溥儁为大阿哥,计划废黜光绪帝,但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义和团事变后,载漪在八国联军的祸首名单上。1902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1917年,借张勋复辟之机,载漪才重获自由,直至1922年去世。

2.2溥儁

爱新觉罗·溥儁,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次子,母亲为慈禧皇太后的弟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被囚,慈禧太后训政。1900年1月24日(己亥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皇太后召集王公大臣会议儁,颁布懿旨决定立溥儁为“大阿哥”,预定庚子年元旦光绪帝举行让位礼,改元“保庆”,此举遭到国内外各派势力的强烈反对,慈禧皇太后被迫停止废立计划。光绪二十七年(1901),慈禧皇太后宣布废除溥儁“大阿哥”名号。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下令将溥儁流放新疆,溥儁乘机逃向蒙古,住到了内蒙古阿拉善旗罗王府妻舅家。辛亥革命后,溥仪退位,溥儁以自己曾为大阿哥的身份,当上了总统府参议。1921年,政局动荡,溥儁的总统府参议被取消。1942年,溥儁死在塔王府里。

儁字怎么读_儁_儁怎么读什么意思

3. 己亥建储

3.1 晚清守旧官僚集团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实际情况是清政府的脚已近入近代,而其头脑(观念)仍停留在中世纪。天朝中的绝大多数官员们尚不能正确认识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仍以传统的“夷夏观”来对待,因而其观念是异常愚昧的。

晚清守旧派集团是随着晚清的社会变革而演化的。1861-1895年为“反洋务”阶段。1895-1898年为“反维新”阶段。1898-1901年为“灭洋排外”阶段。晚清守旧派官僚集团在经济上固守“以农为本”,反对发展近代工商业;在政治上固守“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和君主专制制度,反对政治变革;在思想文化上固守程朱理学和“夷夏之防”,反对“用夷变夏”和“西学中用”;在军事上反对军队近代化,对外放言好战;在外交上反对近现代外交观念,拘泥于传统礼仪。

儁字怎么读_儁怎么读什么意思_儁

晚清守旧派官僚集团对晚晴政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晚晴时代,中国已经面临世界列强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各派的政治力量必然要逐一走上政治舞台相互角逐,而中国社会正式在这些政治势力的互相角逐中不断向前推进的。晚晴守旧派官僚集团,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荣,无论如何褒贬,他们在晚晴时期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当时的社会影响不可低估。具体而言,就是打击了洋务派,阻碍了洋务新政的顺利开展;镇压了维新派,造成了戊戌新政的流产;压抑了后期洋务派(地方实力派),导致了庚子年利用义和团盲目排外事件的发生。

一般说来,凡是有改革,就会遭到守旧者的反对。晚清时期是一个社会巨变的时期,因而改革遭到守旧派的强烈反对也是时所必然。晚清守旧派就是在中国发生剧烈社会变革中产生的反改革者。

晚清守旧派的思想对晚清思想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固守传统思想的态度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性,并由此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论争。在“洋务新政”中,守旧派与洋务派的对抗,在“戊戌新政”和“清末新政”中,守旧派与改革者的论战,既是政治上的对抗,也是文化上的论战,形成了文化两级斗争的模式,对以后的影响不可低估,但晚清守旧派官僚集团的思想缺乏鲜明的时代性,所以他们的思想根本不适应近代化改革的需要,因此遭到历史的淘汰是必然的。

3.2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儁_儁怎么读什么意思_儁字怎么读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还企图在几个月时间内一举完成涉及大批冗官庸吏地位、几十万儒生出路、百万兵弁和旗人生活的“改革”.认为只要“杀二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再仿效日本的办法,设立“华族”,对王公大臣“厚禄以养之”,则“新法行矣”。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顽固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儁怎么读什么意思_儁字怎么读_儁

中国戊戌变法改革的主体是极少数官僚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深感中国的衰落并提出了变革的主张并付诸实践,但他们空有一腔赤胆报国的热情,无实体资产阶级力量作为后盾,失败是必然的。

3.3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是震撼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高潮”之一。义和团,又称义和拳,其是19世纪末在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主要针对西方侵略者及其在华附庸,具有强烈的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完全由民间自发的暴力运动,是中国传统势力在历史上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采取群众运动方式对外国势力发起反击。义和团运动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瓦解了帝国主义企图利用宗教入侵瓜分中国的目的,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但由于其具有笼统排外色彩以及农民运动必然的缺陷和盲目性,使其被清政府利用,并在失去利用价值后被抛弃,最终失败。

近代西方入侵激发了中国民族主义思想和运动,可以说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旧民族主义最高点。

3.4庚子之变与《辛丑条约》

1900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这一年夏天,中国与当时世界上8个主要强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这场100多年前爆发的动荡也被中国人称为“庚子之变”。

“庚子之变”的最终结果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清朝与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大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沙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比利时王国、西班牙王国和尼德兰王国(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儁怎么读什么意思_儁_儁字怎么读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5溥儁的立与废

光绪皇帝在康有为“围谋颐和园劫持皇太后”这个阴谋上其实真的不知道,尽管他是实际的受益者。由于他不知道,而且是真不知道。光绪皇帝对慈禧皇太后的指责就很难接受,也同样觉得委屈,所以在将康有为“谋反案”处理告一段落后,他也向皇太后提出了一个很合乎情理的要求,请求皇太后再度垂帘。实行训政,理由是自己用人不察,让康有为等坏人钻了漏洞,因而自己还须锻炼,更须反省。然而,皇上近乎撂挑子的请求使皇太后很没有面子,皇位传承大约就在这个时候这种情绪支配中开始出了点问题。

慈禧皇太后当然并没有一直怀疑光绪帝在1898年捣鬼,但光绪皇帝知道自己毕竟不是皇太后的亲生子,因而也必须为这件事情承担责任。当光绪皇帝在1899年病情忽好忽坏、甚至几度影响朝廷政治运作时,选择一个合适的皇位继承人,为大清政治发展提供良性预期,应该是一番好意,光绪皇帝对此也不会竭力反对,甚至乐观其成。我们还可以相信,在选择大阿哥的时候,光绪皇帝仍然拥有相当发言权,这个判断不是简单依据选择大阿哥、公开“海选”结果都是由光绪皇帝发布谕旨这种形式化,而是在后来几年的政治发展中,依然可以清晰感到光绪帝乾纲独断的魄力。如果不是因为1898年的误会,如果不是慈禧皇太后的存在,皇位传承应该很简单。现在情形不一样了,光绪帝即便仅仅为了洗刷自己,为了让皇太后高兴,至少是让她不要太生气,也根本不会提及让自己的弟弟载沣来接这个班。尽管载沣和载湉一样,都是皇太后的亲外甥、亲侄子。光绪帝刻意不让继承人继续从醇亲王府中出,有避嫌的意思。既然最简单的办法不能使用,那就使用稍微复杂的程序。根据清廷档案,慈禧皇太后偕同满洲贵族中的重量级人物在1899年上半年就对皇族近支中溥字辈幼童十多人进行详尽考察。希望从中选拔一个作为光绪皇帝的继承人,这就是后来端王爷家的二公子溥儁胜出的背景。许多研究大阿哥事件者都注意到了载漪与皇太后家族的亲密关系。载漪有着正宗血统,是道光帝旻宁之孙,惇亲王奕誴之子,1860年过继给瑞王为嗣,1894年与慈禧太后娘家侄女成婚。换言之,载漪也就是皇太后的侄女婿。这样一来,溥儁不仅具有正宗的皇族血统,也像光绪皇帝载湉一样,与皇太后家族有着比较特殊的关系。

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公元1900年1月24日),慈禧皇太后召集近支王公贝勒、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以及南、上两书房翰林和各部尚书,共约三十人,于中南海仪銮殿临朝,并让光绪皇帝坐在她的旁边。慈禧皇太后当众宣旨:“皇帝嗣位时,曾颁懿旨,俟皇帝生有皇子,慎选元良,缵承统绪,其继大统者为穆宗嗣子。现在皇帝多病,尚无子息,故拟立端郡王长子溥儁为大阿哥,承继穆宗,免致虚位。”她又目视光绪,问他:“你的意见怎样?”光绪皇帝不敢多说,只能连连称是。于是,在这次会议上,遂决定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预定庚子年元旦(即公元1900年1月31日)光绪帝行让位礼,改元“保庆”;并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上谕:“以多罗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钦奉旨成性英名,谨当仰遵慈训,封载漪之子溥儁为皇子,以绵统续。”又谕:“明年正月初一(公元1900年1月31日),大高殿、奉发殿、寿皇殿三处着派大阿哥溥儁恭戴为行礼。”

儁怎么读什么意思_儁字怎么读_儁

慈禧皇太后此举却遭到了中外舆论的谴责,当时“天下哗然”,上海的一家报刊对此直言评击日:“名为立嗣,实为废黜。”两江总督刘坤一且上奏谏阻说:“君臣之义已定,中外之口难防。”于是,慈禧皇太后通过荣禄要李鸿章去试探各国公使的态度,请他们届时(即庚子年元旦)人宫祝贺,企图让洋大人来撑腰,但各国公使答称不明内情而拒绝入宫祝贺,不支持慈禧的废立大计。这样就迫使慈禧“建储”的计划搁置,最后没能实现。

光绪二十七年十月“两宫”自西安还都途中行至开封时,慈禧皇太后下了一道谕旨:“已革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前经降旨立为大阿哥,承续穆宗毅皇帝为嗣,宣谕中外。慨自上年拳匪之乱,肇衅列邦,以致庙社震惊,乘舆播越。推究变端,载漪实为祸首,得罪列祖列宗,即经严谴。其子岂宜膺储位之尊?溥儁亦自知惕息惴恐,欲请退黜,自宜更正前命。溥儁着撒去大阿哥名号,立即出宫。”撤去大阿哥名号的溥儁,改封为承恩公。

4.鉴远堂的深意

乾隆皇帝在1750年作鉴远堂诗序中解释了鉴远堂名称的涵义:“祠旁建屋数宇,开窗纵目,一碧万倾,因题曰鉴远堂。”其意为“纵目远眺”,提醒自己要有远见卓识,否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光绪二十五年(1899)至二十六年(1900),大阿哥溥儁随同慈禧到颐和园,被安排在鉴远堂读书,师傅为同治帝的岳父、承恩公、尚书崇绮和大学士徐桐。在慈禧皇太后常住的地方读书对于大阿哥溥儁来说可谓意义重大。清朝建立后,为了江山永固,长治久安,大力提倡“稽古兴文,崇儒兴学”,对教育非常重视。读书为立志修身之本,慈禧皇太后特意让溥儁在行宫颐和园中的鉴远堂读书,为的是让未来大清帝国的接班人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与时俱进,但这也进一步暗示了废除光绪皇帝是慈禧皇太后的主意,迎溥儁入青宫之位,准备随时取代光绪皇帝,从而以“垂帘听政”的方式继续控制大清国的政权。慈禧皇太后安排崇绮和徐桐两位守旧大臣作为溥儁的师傅也就明确了慈禧皇太后训政后的政治路线仍为继续守旧,固守“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儁_儁怎么读什么意思_儁字怎么读

溥儁作为守旧派公推的代表人,他的立与废直接显示了当时清王朝最高统治者慈禧皇太后政治思想的转变。慈禧皇太后确立溥儁大阿哥的政治地位。她或许是善良的,没有什么阴谋,或许真的想给中国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新世纪。然而慈禧皇太后的这个政治决定不仅没有获得体制内官僚阶层的积极回应,反面将原本并不反叛的士大夫阶层推到了对立面,南方士大夫阶层立即起而反对,海外华侨也在各方面的鼓动下酝酿着政治抗争。更可怕的是,原先只是一门心思与中国政府做生意的各国公使,到了这个时候长时间保持缄默,不愿对大阿哥事件说一句话。当然,各国公使或许弄不清中国政府内部决策的真相,他们的缄默只是不得已的选择。慈禧皇太后在“西狩”期间宣布实行“新政”,进行经济,军事,教育,官制等方面的改革,改变清王朝最高统治者慈禧皇太后守旧无能的国际形象,以得到西方列强的认可,维持清王朝的统治。同时,慈禧皇太后对自己不顾大局,利用义和团发泄对洋人仇恨而置国家民族利益的行为表示了“忏悔”,蕴含着对施政失败的懊丧。

经历了庚子年抵抗西方入侵的彻底失败,慈禧皇太后对西方的强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作为清政府的最高决策者,慈禧皇太后的心理趋向和政策取向,对于国家的大政方针具有重大影响。正是慈禧的首肯开启了新政改革的闸门,为体制层面上的变革清末新政奠定了基础。

儁_儁怎么读什么意思_儁字怎么读

会员全站资源免费获取,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