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C++编程中经常遇到类型转换,如何正确运用类型转换操作符对代码质量有重要影响。下面介绍一下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哪种类型转换操作符。

C++有四种强制类型转换符,分别是,,,。

1、操作符

()

该运算符把转换为type-id类型,但没有运行时类型检查来保证转换的安全性。它主要有如下几种用法:

①用于类层次结构中基类(父类)和派生类(子类)之间指针或引用的转换。

进行上行转换(把派生类的指针或引用转换成基类表示)是安全的;

进行下行转换(把基类指针或引用转换成派生类表示)时,由于没有动态类型检查,所以是不安全的。

②用于基本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如把int转换成char,把int转换成enum。这种转换的安全性也要开发人员来保证。

③把空指针转换成目标类型的空指针。

④把任何类型的表达式转换成void类型。

注意:不能转换掉的const、、或者属性。

(静态转换)执行非多态的转换,用于代替C中通常的转换操作。因此,被做为隐式类型转换使用。显式告诉编译器,不关心转换后精度损失。比如:

int i;

float f = 166.71;

i = (f);

此时结果,i的值为166。

2、操作符

()

type-id 必须是一个指针、引用、算术类型、函数指针或者成员指针。它可以把一个指针转换成一个整数,也可以把一个整数转换成一个指针(先把一个指针转换成一个整数,再把该整数转换成原类型的指针,还可以得到原先的指针值)。

该运算符的用法比较多。

操作符修改了操作数类型,但仅仅是重新解释了给出的对象的比特模型而没有进行二进制转换。

例如:int *n= new int ;

*d= (n);

在进行计算以后, d 包含无用值. 这是因为 仅仅是复制 n 的比特位到 d, 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

因此, 需要谨慎使用 .

3、运算符

()

该运算符把转换成type-id类型的对象。Type-id 必须是类的指针、类的引用或者void*;

如果 type-id 是类指针类型,那么也必须是一个指针,如果 type-id 是一个引用,那么 也必须是一个引用。

运算符可以在执行期决定真正的类型。如果 是安全的(也就说,如果基类指针或者引用确实指向一个派生类对象)这个运算符会传回适当转型过的指针。如果 不安全,这个运算符会传回空指针(也就是说,基类指针或者引用没有指向一个派生类对象)。

主要用于类层次间的上行转换和下行转换,还可以用于类之间的交叉转换。

在类层次间进行上行转换时,和的效果是一样的;

在进行下行转换时,具有类型检查的功能,比更安全。

4、操作符

()

该运算符用来修改类型的const或属性。除了const 或修饰之外c++const用法, 和的类型是一样的。只能用于指针或引用。

一、常量指针被转化成非常量的指针,并且仍然指向原来的对象;

二、常量引用被转换成非常量的引用,并且仍然指向原来的对象;

的用法举例

比如:int a=3; const int *b=&a; int* c=(b); *c=4; cout

会员全站资源免费获取,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