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Linux妹。
最近在知乎看到个问题,“服务器为什么大多用 Linux”,除了开源、好用等原因,回答也代表了各种不同人需求和看法,摘取一些分享给大家,也欢迎留言讨论。
来自知乎好友“熊大你又骗俺”的回答:
首先在20年前, +iis+asp+ 的方案,还是流行过一段时间的。
简单易用,非常适合一些内容发布频率不高的小企业网站。
国内有个热门的论坛就是用asp+做的,叫“动网论坛”,安装简便。
我记得好像连ODBC都不用配,直接就能访问了。
后续好像还是这个叫“动网先锋”的公司,又搞出了使用 的文章系统,叫”动网新闻”和将源代码封装成 DLL 防止剽窃的“动易”。
当年许多国内虚拟主机会在配置里单独强调”支持动易组件”。而 ASP.NET 的应用成本较高,不如 PHP 受欢迎,因使用 zend 而快速崛起。
于是乎,那几年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局面就是:
买 主机要带”动易组件“的,买 Linux 主机要带 zend 的。
而有段时间,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笑的现象。
由于当时都是买虚拟主机,根本不能修改服务器的配置参数。尤其是 的虚拟主机。
当时可没有什么web.来给你修改。
而许多主机商,非常不负责。许多就是不知道在哪个IDC那里租了台服务器,也不弄其他的配额啥的,就把硬盘划分成N份,接着开卖。
最多在合同里强调一句:”不允许跑【江湖】游戏之类过于占用资源的程序“。
碰上这种主机商,MIME类型啥是不管的。
而且,这类虚拟主机,就提供一层根目录。web和FTP使用的是同一个根目录。用户想改,还改不了。
再加上当时使用ASP的,新手居多,经验较少。
就会出现:web目录里放着index.asp,index.asp的旁边,放着data.mdb。
结果就一目了然了,客户端访问“”,就能把数据库下载下来了。
接着打开data.mdb,转到user表
哎嗨,密码是明文的呦!
后来,新手使用asp第一课:如果虚拟主机没有上一级目录的权限,那就把data.mdb改扩展名,变成data.asp!!!!
而过了一两年之后,国外的linux虚拟主机,基本上都更新换代支持ZEND了。
而主机?给人的印象就是:
ASP效率低下,不安全。MDB容易炸(我真炸过,修复之后近期数据都丢了)。
……
来自知乎好友“ ”的回答:
这个事,IIS(微软的Web )至少要负一大半责任。
首先,大家不要去按照现在 Linux 情况跟 比。
很多东西在发展过程中就是一种生态强弱的比较。在那个关键的时间点,你的生态强,大家都用你,那么你就统治了行业。
然后回头再看,当时很重要的那个业务或者特性,后面已经不存在了。但统治地位建立了,就很难逆转了。
在大概2000年的时候,的其实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自带FTP功能。
ASP动态网页不需要额外部署软件。(当时ASP还是挺好用的一种开发语言)有图形界面来做配置,适合小白管理员。
但很快, 太封闭的问题,就开始有很大影响了。
IIS 在 +Nginx+ 面前,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首先是对php、ruby等越来越多的开发语言,支持太差。
IIS过度绑定 ,其他开发语言在上边部署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幺蛾子。2005年前后那会,正是各种开发语言井喷的时间,大家对 的兼容性,都要好于对IIS的兼容性。IIS搞那一大堆权限、运行生命周期啥的,让很多语言的难以适从。
其次是,IIS的性能被nginx和吊打了。
这两个基于poll和epoll的项目,因为项目特别轻量,所以性能上往往能够拿出IIS几倍的并发能力来。
加上IIS把自己的配置搞得太复杂、太难以调试了,导致很多用户根本不会做性能优化。
这两个原因,让Web 业务基本就被 Linux 抢走了。
……
来自知乎好友“Kero”的回答:
前一阵开帕鲁服,教程都是 的,遂在租的云服务器装win ,结果帕鲁的服务端比较难绷,还需要vc 和dx ,网上找半天安装包都没合适的
最后觉得好麻烦,换成了,apt 装好和服务端,再运行.sh就行了。。。
说到jdk忘记一个重要原因,能跑win 是因为为了解决帕鲁服内存泄露选了4C8G的配置。
而之前开用来4-5个人玩的MC服普遍都是2C2G/2C4G,2G跑Win属于几乎不可能,而之前开用来4-5个人玩的MC服普遍都是2C2G/2C4G,2G跑Win属于几乎不可能,4G就算能跑但要被ram系统吃掉一大部分未免太亏了,这种轻量场景更适用Linux。
来自知乎好友“hyu jj”的回答:
按 CPU 核心收费,一台服务器正版授权要10万元左右,Linux 免费。
来自知乎好友“Sven”的回答:
回答的时候选择换一个方向:为什么不用 Linux?
作为一个专业的基础设施开发人员和半专业的运维,我看到的是 Linux 相比于 的一系列优势:
生态。这个不用说了,生态是决定技术栈发展的核心:大家都用,自然就受欢迎。微软在服务器端生态上起步晚了,当.net core出现的时候java node已经差不多在服务器端三分天下了。
轻量。这里说的轻量不是一般爱好者眼中或者那种的轻量,而是指诸如这样的轻量级Linux,这意味着可以用极小的空间来完成容器化的工作,使得运维部署变得更加灵活高效。
容器。上面提到了容器,实际上容器本身也是 Linux 的一个巨大优势,和osx因为诸多限制使得容器化始终无法从最底层直接起步,而当下的服务器端架构/运维上,容器化是一个无法规避的需求,因此能够完美支持容器化的 Linux 就成了更好的选择。
来自知乎好友“水雷”的回答:
补充一个当时微软企业自身的问题:微软和开源的对立。
早期的时候,比尔盖茨就有一封特别有名的信:致爱好者的公开信。信里面他表达了业余爱好者使用盗版的憎恨。同时有一句
有谁会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来做这些专业的工作?什么样的爱好者可以为他的产品投入三人年(man-year)的开发时间,并且发现所有的错误、编写文档以及无偿发布这个产品?
微软主要营收靠的 和 。这部分业务主要就是开发操作系统/软件卖给用户,收取授权和维护费用。在99年达到了第一次巅峰。当时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
上面提到的业余爱好者,很大一部分是高校和学术界。这部分人接触计算机很早,同时也有使用计算机工作的需求。在开源的历史上,你可以看到很多高校的名字。
在第一阶段较量的时候,微软无疑是胜利者,聚集了一大批有实力的的程序员,高效的开发(毕竟就他一家)了个人桌面电脑所需要的基本操作系统、软件。并且卖到了全世界。
但是到了 Linux,其实已经是第二阶段了。这里由于微软自己上一个阶段的成功经验,整个微软都会认为给软件付费是天经地义的。你用了我的代码,就要掏钱。
但是开源发展壮大了。这种最初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程序,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形成了新的生态乃至产业。
面对新的开源模式,当时微软和社区都是互相敌视的。毕竟这是根本理念的不同。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清楚了。微软现在也拥抱了开源。
来自知乎好友“没有人”的回答:
感觉太多人犯了一个错误,即为结果找原因。
如果你盯着张学良的高寿去学他吸烟喝酒玩女人,犯的就是这种错误。
系统发展的过程中,马太效应是存在的,所以这个问题严格来说应该被界定清楚,是”现在的服务器为什么用Linux”还是”为什么现在的服务器用Linux(为什么历史选择了Linux)。
前者的答案很明显,也很多人说了,方案成熟,工具多,维护方便,等等等等。
后者的答案其实很多人也没说错,就是为了省钱,但对手不是,而是unix。linux 91年才被写出来,还只是个内核,但是它上面跑的软件等全与unix兼容,操作命令也是一样的,可谓无缝转换,又不收费,用的人就多。
在服务器领域当年面对的困难与今天 Linux 在桌面类似。可以作为服务器的nt 93年才出来,比较流行的版本已经是2000了,这个时候大家关注重点在免费的Linux上,生态已经有了。打个比方,你学了rh,毕业就能做运维,你学服务器用windows哪个版本,学完了上哪找win服务器给你维护?
你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吗?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 4.0国内网站,是我们团队一直在使用的,我们对接是官网的账号,给大家打造了一个一模一样,很多粉丝朋友现在也都通过我拿这种号,价格不贵,关键还有售后。
一句话说明:用官方一半价格的钱,一句话说明:用跟官方 .0 一模一样功能,无需魔法,无视封号,不必担心次数不够。
最大优势:可实现会话隔离!突破限制:官方限制每个账号三小时可使用40次4.0本网站可实现次数上限之后,手动切换下一个未使用的账号【相当于一个4.0帐号,同享受一百个账号轮换使用权限】
最后,再次推荐下我们的AI星球:
为了跟上AI时代我干了一件事儿,我创建了一个知识星球社群:与副业。想带着大家一起探索和新的AI时代。
有很多小伙伴搞不定账号,于是我们决定,凡是这三天之内加入的小伙伴,我们直接送一个正常可用的永久独立账户。
不光是增长速度最快,我们的星球品质也绝对经得起考验,短短一个月时间,我们的课程团队发布了8个专栏、18个副业项目:
简单说下这个星球能给大家提供什么:
1、不断分享如何使用来完成各种任务,让你更高效地使用,以及副业思考、变现思路、创业案例、落地案例分享。
2、分享的使用方法、最新资讯、商业价值。
3、探讨未来关于的机遇,共同成长。
4、帮助大家解决遇到的问题。
5、提供一整年的售后服务,一起搞副业
星球福利:
1、加入星球4天后,就送独立账号。
2、邀请你加入会员交流群。
3、赠送一份完整的手册和66个副业赚钱手册。
其它福利还在筹划中…不过,我给你大家保证,加入星球后,收获的价值会远远大于今天加入的门票费用 !
本星球第一期原价399,目前属于试运营,早鸟价169,每超过50人涨价10元,星球马上要来一波大的涨价,如果你还在犹豫,可能最后就要以更高价格加入了。。
早就是优势。建议大家尽早以便宜的价格加入!
会员全站资源免费获取,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