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CMO训练营,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张一博: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2011年底就职于小米科技,任职市场策划经理、产品经理、运营经理等多个职位。负责小米核心市场营销活动,米粉节、新品发布会等,同时任职产品经理负责小米网电商平台;2014年底,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牛电科技,打造小牛电动产品系列和品牌。任职市场营销中心副总裁,负责市场营销、品牌、公关、用户运营、电商销售、软件系统研发等业务。
制造小牛电动车的牛电科技,从2015年甫一问世,就因头顶着诸多光环而极度引人瞩目。无论是创始人李一男的传奇经历还是创下了京东众筹史上最高金额7200万的记录,都让这家初创公司像一匹黑马闯入了人们的视野。
虽是一家传统企业,但其营销“时髦”的招数甚至超过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做自媒体、做社区,做社群,还给粉丝们取了个“牛油”的花名;与摩登天空合作,别出心裁的在“草莓音乐节”举办“世界猜拳大赛”,至今粉丝们还记忆犹新。
不久前,在798的一栋写字楼里,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一切背后的操刀人——小牛电动营销副总裁张一博,这个80后营销人。
把用户当成“丈母娘”来对待
一提到“小牛电动车”,不得不提起去年最成功的“众筹”张一博,M1只用了15天,创下了迄今国内最好的众筹成绩,这在营销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谈到众筹的成功,张一博说最重要的是产品,小牛的目标是成为电动车行业的“特斯拉”,这个产品在动力上实现了100公里超长续航,产品真的好。
另外,在此次“众筹”中,营销的节奏也把握得很好,无论是对李一男本人、小牛电动品牌、小牛产品还是相关的发布、众筹活动,在营销中都充满情怀,并有节奏的曝光。预热吊足胃口,正式发布充满话题,“锂电革命”、“年轻人的第一台电动车”等理念不断,这是小牛电动在覆盖广度上不断拓展。
在来牛电科技之前,张一博曾是小米营销部门的成员。我们看到小牛的很多营销方式都跟小米的打法很相似,他告诉我们“其实营销的本质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在做粉丝营销”。
张一博很自豪的告诉我们,小牛电动的官方微博粉丝数现在已经有110万左右,微信公众号的阅读率有15%左右,论坛也有将近20万粉丝。整个营销部门有将近30人,光做粉丝运营的就有10人,还会在线上举办同城会,让用户聚在一起聊天。
还有几个人专门拍视频的,每天这些90后拿着摄像机在公司里瞎转,什么东西搞笑拍什么。也很少用外包公司,都是自己做,粉丝营销虽然看起来比较耗费人力,但在传播广度和深度却不是传统营销方式很难比拟的。
他们自己搭建了一个小牛的专属论坛,用户可以在里面平等交流任何问题。说到这儿,他笑着说自己有时候十一点了还要在论坛陪聊,用户什么事情都会找他们,失恋了、要换工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都会在这里寻求帮助。跟粉丝深入沟通,在小牛的创始团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连创始人李一男也会经常与粉丝沟通。
“社区养了两年多,也沉淀出很多好的内容,无论在销售和产品的改进上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看得出张一博对这个社区投入了很多的感情。
关于如何对待用户,他说一定不要刻意的去服务用户,要把用户当成自己的丈母娘去讨好,里面的方法你懂的。
做营销要学会传播“情绪”
张一博认为“营销”的核心点就是想办法把信息印到别人的脑子里,信息的传递很关键。做营销的人一定要了解产品,甚至比产品经理还了解产品。
绝不能只是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而是要成为用户。以前他每天都会骑小牛电动车上班,现在因为搬到中关村了,太远,才放弃了骑电动车。
他告诉我们,要做好营销,就一定要知道谁在什么场景下会使用这个产品,有什么利益,在什么情况下会炫耀这个产品。要教会用户自己说服自己去使用产品,并知道如何描述产品。
他说“营销”其实就是一种情绪传播,他举了个小牛与东北知名节目《爱笑会议室》合作案例,“我是东北人,特别喜欢这个节目,因为它特别贴近现实”。
他们一起合作做了名字叫《城市出行本该更美好》的宣传视频,用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将大城市出行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一呈现,比如“堵车”、“路怒症”等等,直击大城市生活的人们出行的痛点。“只有引起大家情感的共鸣,大众才会认同自己的产品”,张一博觉得这就是营销成败的关键。
还有一个在“草莓音乐节”的案例,张一博聊起来眉飞色舞,“世界猜拳大赛”。“当时,我们想在草莓音乐节现场引流,但没想到有什么好的形式,传统的扫二维码关注抽奖我们也看不上,我说能不能现场让大家猜拳,剪刀锤头布,如果连续10次都赢了,就可以把我们的电动车开回家,那时候在场的人肯定都在想,这活动这么简单我要是不参加我不就是傻子嘛”。
果然,这个活动在音乐节点爆了全场,排队参加这个活动的里外围了好多圈,大家High翻了,这个活动真的是最接地气的活动了。“有个赢了比赛的哥们儿兴奋坏了,我猜他会连续一个月到处跟人说他猜拳赢了辆电动力”,张一博讲的时候还特兴奋,“这个游戏看起来特别简单,但想连续赢10个人概率还是很低的”。
小牛电动车还做了一个“解放后厂村”的活动,引起在后厂村工作的百度、联想、滴滴、网易等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人的高度关注。
做营销一定要找对人
我们问他,如果一个初创企业没钱营销究竟该怎么打,他强调说,“钱是一定要花的,没有钱肯定做不了营销,但却可以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方法。一定要非常注意关键信息的提炼,注重市场的反馈,一定要找对人。
对小牛电动车的用户的画像,张一博非常清晰,用户基本是25-30岁之间的男性,收入在6000-8000之间,对生活有热情,对科技、数码感兴趣,追求一定的生活品质、喜欢尝鲜,大部分都是一、二线城市里的白领。
亚文化的兴起,使得这个社会的人群有了明显的分类,也使得产品能够通过内容更为精准的影响目标人群,张一博说“我小时候会经常玩铁皮小青娃,我也在想怎么策划一系列活动能够影响对这个玩具有童年回忆的人”,他们也会跟王尼玛一起出现在天猫的页面上,所有能尝试的他都会带领团队进行尝试,“我觉得卫龙辣条的营销做得就很好,会把这样一个产品跟苹果的广告结合起来,挺值得我们这些做营销的人参考的”。
关于小牛电动车这个品牌,他希望能把它打造成有深度,有沟通能力,有愿景,活的品牌。
和他精神利落的外形一样,张一博极其敏锐,观点也十分犀利。而当我们提到“互联网营销”时,他觉得,“互联网”不过是一个新渠道,它只是更能帮助企业找到精准的用户而已”。
当我们问到如今盛行的“共享单车”对小牛电动车的出货量是否造成一定冲击,他否定了这个观点,并解释“小牛电动车”和“共享单车”解决的不是同一个问题,两个产品面对的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需求不一样,人群也不一样。小牛电动车面向的一直都是两点直达的场景。
他说他本硕都是学计算机的,所以初见给人一种极客的感觉,但在和他交谈过程中,他又时刻流露出极具人文精神的一面。临别时我们没忍住问了他的年纪,他说你们猜猜我多大。我说肯定不超过三十岁。他回答说自己是87年的。
(CMO训练营创始人班丽婵与小牛电动VP张一博)
关于【营销百咖说】:由国内最大的社交型营销知识分享平台CMO训练营精心打造,是国内首档可“亲身探访+线上分享”形式的营销大咖访谈,旨在与知名企业CMO面对面,分享成功经验,破解营销困境,打造新商业时代下CMO实战教科书。《营销百咖说》真诚期待你的加入,用分享让品牌站在话题的中心,让个人成为2万+CMO的精神领袖。
扫描CMO训练营服务号二维码,
会员全站资源免费获取,点击查看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