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峰 王亚雄 赵丽萍
近年来,渭源县新寨镇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市县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充分发挥人大职能,用好用活代表工作室,大力推进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有效释放了代表履职“富民效应”。
畅通渠道汇民声
“王支书,忙不忙,你联系的防疫的今天能来吗?”新寨镇姚集村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王华强接到了养殖户杨万军的电话。
时下,已至深秋,是牛羊传染疾病多发季节。“养殖户之间在品种改良、销售、防疫等方面没有关联,一直处于分散状态,农户‘单兵作战’模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成为影响群众增收的主要因素。”王华强指着“民意”收集本说,针对今年养殖业行情的下跌,先后召开了民情恳谈会12场次,征求到涉及解决涵盖饲草种植加工、养殖小区建设、带动农户养殖等方面的问题56条。
主动上门问事+群众协商议事+集中组织活动,新寨镇积极探索协商议事的方法路径,畅通渠道、倾听民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第一时间解决。“我们对养殖户反映的所有内容进行了梳理、汇总,把群众的呼声汇集到一起赵丽萍,及时向镇人大主席团反馈,实现民意汇集和民情反馈。”新寨镇人大主席王宗说。
集中议事解难题
“我觉得可行,这样能够降低成本”“这个不太好,都集中起来,这个防疫怎么搞”“我们平时的管理怎么进行。”在姚集村人大代表工作室里,关于建立姚集村肉羊养殖小区的座谈会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如何实现统一管理,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市场行情带来的风险等群众关注的重点被一一摆上桌面。
“刚才听了大家的这个讨论,大家都同意建养殖小区,所以我初步有这个想法,我们先从各级人大代表里面组建一个姚集村肉羊养殖代表小组,就把这个事情牵头起来,大家有事情找人解决也方便,这个不知道大家同意吗。”人大代表仲思慧说。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代群携手结硕果
肉羊养殖的问题有了解决办法,怎样把群众意愿最终落实到行动上?
“我们按照‘一联十’的模式,及时掌握养殖户的动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意愿望有了积极响应回馈机制。组建‘代表+群众’的民主监督小组,加强在养殖的圈舍修建、品种引进、日常管理、饲草供应、销售渠道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做到养殖小区在阳光下运行。”王华强说。
如今,走进姚集村养殖小区,一排排标准化圈舍映入眼帘,一只只毛色发亮肉羊正在悠闲地吃着饲料。“我们依托养殖小区,对养殖户投放了怀孕母羊400只,现在变成了当地的肉羊养殖示范村,群众的收入有了切实保障。”姚集村村委会主任黄志兰说。
百姓的声音被听到了,提出的意见被采纳了,自己的事情自己也能“办”了。“这种感觉,就叫尊重。”回想起今年养殖小区建设的全过程,已经六十多岁的姚集村群众张仲英很是感慨。
“新寨镇依托镇上的6个人大代表工作室,收到群众建议180余件,越来越多‘金点子’正变成全镇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结出利民惠民的‘金果子’。”王宗说。
会员全站资源免费获取,点击查看会员权益